特色教育
您当前的位置 : 首 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动态

特色教育-退役军人就业安置以及再社会化的基本问题

2021-01-13 14:57:54

退役军人退出现役回到社会,这是历朝历代,古今中文都存在的一类社会问题 。退役这件事情本身,并不能简简单单地把它看做一次简单的职业转换,应该从更加全面和全局性的视角去看待这个问题。跟着特色教育的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世界各国在处理这件事情的时候,或多或少,都客观存在大量无法解决的矛盾。比如退役军人易发群体性事件,各类保障总是无法到位,退役军人本身又是一个容易和其他群体产生矛盾的特殊群体。如何保障和优待退役军人,它不仅仅是本领域的一项常规性工作,更是社会治理的一部分。
本文就退役军人安置就业以及再社会化过程中几个基本和根本性的问题进行探讨。

学历提升



01首先我抛出一个尖锐的问题,退役军人再社会化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比如观念转变难,就业创业难,立身处事难,这个问题的责任,究竟由谁来承担?国家,社会还是个人?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是非常明显的,但很多人不敢说也不敢承认,其实就是国家和社会。
退役军人本身,并不需要为他丧失的技能和固化的观念承担额外的责任。
我这个观点,很多人会反驳。理由一般如下:


一是工资补偿论。军人服役时领取了工资,这些工资待遇已经对军人额外的损失进行了补偿。


二是特殊荣誉论。军人享有国家赋予的特殊政治地位,拥有“神圣”的光环,因而这种神圣可以作为世俗利益的替代品,对军人隐形损失完成了补偿。
第 一种论调的结果是军人工具化,第二种论调的最终结果是军人神格化。他们的背后都有一定的理论和意识形态基础。军人工具化来自普鲁士,而军人神格化则来自近代东亚特色的军国主义。我国近代军事变革,深受普鲁士和日本的影响,因此,这两种论调长期存在,并且占据了一定程度和层次的理论阵地。


然而,这两种论调的本质是什么?
毫无疑问,就是推卸责任。普鲁士和近代日本,一个把军人当工具,一个不把军人当人,本质上还是几千年以来人类封建社会把帝国的磨盘建立在普通百姓血肉之躯上的堕落行为。他们的军事方针,完全脱离了人民群众的路线。历史已经证明,他们的军队虽然一时能取得胜绩,但最终必然遭受失败。因为,军人终究是人,军队的一切行为和内部逻辑,都要建立在人这件事本身上。军队的一切活动媒介,依然是人向世界的沿伸。一切违背人性自然发展规律的理论建构,必然会在违逆了人性本身之后遭遇强烈反弹而烟消云散。


为什么说国家和社会应当为之承担主责?
军队是一个国家政治的基石,军队为国家的存在而服务。世界各国的国家为了征召军队,动用了大量的公共社会资源,从社会中招募兵员。比如,在教育系统开展军事教育,并赋予其潜在动员的职能。比如,在宣传系统投放公用资金,用以推广征募。国家征募军队,这是国家的天性,无可厚非。但是我们要注意到这件事情的主体是国家,需要负责的也是国家。而国家的服务对象则是社会,社会需要国家,当然也需要军人。国家和社会之间的某种共谋导致了军队的诞生和军人的存在,毫无疑问,二者应当为此全过程负责。

02那么,军人在征召过程中让渡出了多少权利,这些权利如何估价,如何补偿?
很遗憾,让渡出的权利很多,并且无法用货币进行计算。
无论是参军入伍还是报考军校,军人均让渡出了大量宝贵而不可复得的权利。
比如正常接受国民教育的权利。
比如自由选择职业的权利。
又比如因军事命令主义影响而导致观念无法适应社会的损失。
然而,更为遗憾的是,当今时代,我国政府掌控的资源越来越少,已经不太可能向从前那样大包大揽进行就业安置。在这种情况下,同样不能把责任推卸给退役军人本人。
那么,谁来进行补偿,如何更加有效的组织保障?
答曰:依靠社会。

03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已经知道,国家实际上是社会的代理人。 退役军人保障的问题,最终还要回到社会治理的轨道上来,在政府主导之下,依靠社会力量解决问题。单靠一个事务部或者其他国家机关,在有限的财政和人力保障的情况下,基本不可能完成这样艰巨的任务。只有把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结合起来,依托社会,依靠人民本身,才能有效打开局面,形成生动活泼的形势。全社会尊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理念和口号。


让社会尊崇军人职业,并不是说要把军人捧上神坛,走神格化的道路。尊崇军人,实际上倡导的是认可并尊重军人的服役价值,而这种价值本身又是为全社会服务的。军人的价值是整个社会价值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军人属于老百姓的一员,整个社会应当形成对军人的尊重以及对退役军人的优待以及理解的氛围。退役军人因为服役的缘故,有可能受教育程度不是那么高,身体不是那么好,安身立命的技能不是那么多,给企业无法即时创造大量的价值。退役军人这种表面上看起来的价值缺失,本质就是服役期间经历造成的必然结果。


军人长期浸淫在命令主义和军事氛围当中,环境封闭,等级观念强,或多或少会和社会脱节。社会应当对退役军人的这种“缺失”保持宽容和理解的态度,而这种态度则来自“尊崇”的氛围建构。


特色教育中心认为这一切,既要政府主导,也需要通过舆论和宣教达成社会共识,引导社会和退役军人群体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从而牢牢把握整个工作的主动权,把退役军人再社会化这个历史难题顺利优化。

最近浏览:

相关产品

公司地址:徐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高铁时代

                   广场2号楼1-1113

联系电话:135-8489-0312           

公司总机:0516-83351866         


苏ICP备2020061103号-1 版权所有: 徐州中泰教育咨询有限公司